体育生考大学利弊分析 体育生的总体要求有哪些

2022-07-17 22:24:00 好学途 升学百科 来源:互联网

 

体育生考大学利弊分析 体育生的总体要求有哪些:一、体育生考大学利弊分析体育生考大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总体判断是利大于弊。(一)、体育生考大学有利之处(1)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相对于普通高考一本线、二本线那高高……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一、体育生考大学利弊分析

体育生考大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总体判断是利大于弊。

体育生考大学利弊分析 体育生的总体要求有哪些

(一)、体育生考大学有利之处

(1)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相对于普通高考一本线、二本线那高高的分数线,体育生的高考文化成绩分数线,则要低很多很多。以四川为例,2020年高考一本线为理科529分、文科527分,二本线为理科443分、文科459分,而体育类的分数则为本科345分、专科140分。

(2)凭优秀的体育成绩也可上名校。通过普通高考上名牌大学,比如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高校,高考成绩必须在全省前列才可以。文化成绩是体育生的“短板”,几乎不太可能以高考文化成绩上这些名校,但是他们还可以凭借优秀的体育成绩,敲开这些名校的大门,实现上名牌大学的梦想。

(3)就读专业与兴趣特长高度契合。体育生不会像普通高考生那样为填报志愿而犯愁,他们的专业偏好非常明显,既是自己的特长,更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基本能够实现兴趣与特长的有机结合,一般不会出现讨厌所学专业的情况。

(4)大学毕业后就业优势比较明显。体育生毕业后就业相对容易,就算是不到固定的用人单位工作,自主就业或者创业,到健身房当个私人教练,或者是自己办个体育特长培训班,那都是高收入的职业。体育生身体素质好,就是送外卖、送快递这样的体力活,也很容易干出成绩来。

(二)、体育生考大学不利因素

(1)考上大学多了一道“门槛”。体育生对高考文化成绩的要求比较低,但也是有“门槛”的。既需要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规定的分数线,体育成绩也要达到规定分数线,两样成绩双双达线,才能考上大学。比起普通高考,反而多了一道“门槛”。

(2)社会对体育生有所偏见。凭借体育特长、艺术特长上大学的高中生,除极个别体育生之外,多数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体育生就是所谓的“学渣”。即使毕业于名校的体育专业,也免不了要遭受这样的偏见。

(三)、体育生考大学利大于弊

综合有利和不利因素,不难判断,体育生考大学是利大于弊。当孩子的文化成绩不怎么好的时候,体育方面又有明显的特长,或者说有一定的体育潜质,家长可考虑让孩子走体育特长生考大学的路子,不失为一个好的选项。

二、体育生的招生办法

院校单考

(一)经本人申请并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可参加招生学校对其进行的文化课单独考试。

(二)招生学校组织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不得少于三门,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核标准不得低于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的要求。

(三)高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的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不得超过该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20%。

(四)招生学校应从文化课单考及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确认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名单。6月25日之前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并办理录取手续。

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探索利用更多现代技术手段,客观测试学生体育运动水平。

全国统考

(一)招生学校根据该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建设需要,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测试标准和选拔办法,对符合该校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体育专项测试。组织进行体育专项统一测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所在地招生学校体育专项测试的要求不得低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统一测试标准。测试项目、时间、地点、选拔人数、选拔程序、录取办法等内容须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公布。考生报名时须提供其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招生学校要认真核查,并留存证书复印件备查。学校所在地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要对本地区有关招生学校的测试工作进行监督。

招生学校须在2007年4月15日前将体育专项测试合格考生信息按照规定格式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备案。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要将合格考生信息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教育部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各招生学校测试合格的考生名单进行集中公示。

(二)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并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三)本科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数控制在国家核定的该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高职(专科)院校的招生人数控制在该校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

(四)对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志愿向有关测试学校提供档案,由招生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执行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

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由招生学校提出申请,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录取,该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得超过该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30%。

(五)未经教育部集中公示的考生,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不得投档,学校亦不得录取。

未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或不具备培养前途的考生,招生学校一律不得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办法录取。

三、体育生的总体要求

多年来,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明显效果,为探索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考试招生、在校管理等方面距离新时代新要求仍有差距。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不断提高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明晰工作定位,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体育竞技水平的学生,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和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人才支撑。突出问题导向,严格招生程序,完善评价机制,着力解决个别学生文化成绩和体育竞技水平偏低,个别高校考试组织不规范、在校管理不严格,个别地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等问题。尊重教育规律,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健全学训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竞技水平和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加强监督管理,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政策执行,强化信息公开,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加大违规查处力度,确保公平公正。

优化招生项目范围

有关高校要紧紧围绕高水平运动队工作定位,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项目等)范围内,按照教育部评估确定的项目,结合学校实际,根据本校运动队建设规划,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要重点安排群众基础好、普及程度高、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探索与地方试点建设“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衔接,不断优化项目设置。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和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本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已涉及的运动项目,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质量的综合评估,建立完善招生高校和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将参加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情况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原则上连续三届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没有学生参赛的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改进考试评价方式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探索利用更多现代技术手段,客观测试学生体育运动水平。2024年前,高水平运动队尚未纳入全国统考的项目专业测试,原则上应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成立高校体育类考试招生指导委员会,宏观指导高校体育类考试招生等相关工作。

提高文化成绩要求

有关高校要结合本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合理确定本校高水平运动队录取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机制。破格录取办法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提前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破格录取考生名单须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核准后予以录取,并在学校招生网站进行公示。

完善招生录取机制

有关高校要详细明确运动队各项目(分性别、分位置或小项)的招生计划。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相关高校最低要求且专业成绩达到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相关高水平运动队志愿。高校按照招生计划,依据考生专业测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坚持优中选优,强化对考生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风尚的考察。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学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招生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学生,可申请就读相应的普通专业;其余学生限定就读体育学类专业,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类专业就读。对兴奋剂违规考生,取消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计入考生诚信档案。

 

本文标题:体育生考大学利弊分析 体育生的总体要求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224810.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