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和子线搭配一览表 鱼线主线和子线的最佳配比

2022-07-04 02:20:00 好学途 升学百科 来源:互联网

 

主线和子线搭配一览表 鱼线主线和子线的最佳配比:进行线组搭配时,主线和子线最好都用同一个牌子的线,这样性质比较统一。当子线大于1.2号时,子线的拉力大,增倍的基数也大,所以就不一定要按上面的配对关系了,比如采用1.2-2.0,1……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进行线组搭配时,主线和子线最好都用同一个牌子的线,这样性质比较统一。当子线大于1.2号时,子线的拉力大,增倍的基数也大,所以就不一定要按上面的配对关系了,比如采用1.2-2.0,1.5-2.5,2.0-3.0的对应关系。因为主线的拉力虽然没有增倍,但拉力绝对值已足够大,够用了。

“子线就是用来切的”,这是老钓鱼人的一句口头禅,因为在人们正常的思维里子线要比主线小一个号数,这样钓中大鱼后,一旦超过拉力值,会造成断子线从而保护主线。

但如果在一次垂钓中经常性地出现断子线,是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失去鱼获不说,还会带来很多麻烦,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关于子线和主线怎么搭配不容易切线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无非是子线和主线要用同一品牌的、子线要比主线型号小等等,都没有拿出一个少切切子线的正确方案。

一、新见解的形成思路

在子线和主线的搭配上有一种现象,它们线径差距越大越容易切子线,举个例子说:3+2的线组和3+1的线组相比较,同样的拉力会使3+1线组中的子线切掉,而3+2线组中的子线安然无恙,这个很好理解,因为3+2线组的子线线径大一个型号。

但如果我们这样测试,用2+1的线组和3+1的线组,当用同样的拉力,3+1线组的子线断而2+1线组的子线还可以继续承受拉力。

由此可见,当主线相同而子线不同时,越细的子线越容易断;但当子线相同主线不同时,越粗的主线越容易断子线。

得出结论:主线和子线的线径号数越接近,线组所能承受的拉力值越大,越不容易断子线,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钓线的延展性形成的,我们这里不予讨论。

二、新见解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把子线的号数放到和主线一般大,那么拉力值就会大大提升,不是更不容易断子线了吗?

有的钓友这时可能会说,这样不是不能保护主线了吗?在垂钓中容易断主线,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不是的,因为相同线径的主、子线的拉力峰值是不一样的。子线是经过软化处理,在硬度降低的同时拉力峰值也会降低。我们用3.0的主线连接两根1.5的子线做拉力峰值测试,让两根子线的受力均衡,最先断掉的依然是两根子线。

我们这样测试更直观,我们用2.0的主线连接一根2.0的子线做拉力峰值测试,断掉的仍然是子线。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把子线的号数放到和主线一般大并不会断主线,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三、新见解的实战应用分析

使用这种主线和子线同线径的线组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断主线的情况呢?自然是两根子线同时受力时,那么我们就列举在实际垂钓中出现两根子线可能都受力的情况。

1、一钩中鱼一钩挂底时

这种情况偶尔遇到,在野钓中遇到的比例还大一些,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挂底的那根主线会断掉,鱼会正常钓获。

因为挂底的钩是固定不动的,而中鱼的钩是随鱼活动的,也就是不固定的。先断掉的自然是挂住底的那根子线,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断主线。

2、双钩同时中鱼时

就是我们钓友诙谐的“双飞”,这时有可能两根子线都受力,但两条鱼的挣扎力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往往是挣扎力度大的那条鱼的子线断掉,而另一根子线就万无一失了。

当然也有同时挣扎,而且力度相同的,这时才会有出现断主线的可能。我们试想一下,使用子线号数比主线小的线组,比如3+2线组,出现这种情况同样有断主线的可能。

3、出现“搭桥”现象时

就是一钩挂鱼嘴,另一钩挂到鱼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我们俗称为“搭桥”,出现这种情况和“双飞”时的情况相同,也可能出现两根子线同时受力,也有断主线的可能,但相比子线号数比主线小的线组,情况也是一样。

上面列举的三种两根子线同时受力情况在实际垂钓中都概率并不高,一钩中鱼一钩挂底情况我们不用考虑断主线的问题,“双飞”和“搭桥”情况相比子线号数比主线小的线组断主线概率没有多大差别。

 

本文标题:主线和子线搭配一览表 鱼线主线和子线的最佳配比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163128.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