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人破防 永远缅怀袁爷爷

2022-07-04 00:39:00 好学途 升学百科 来源:互联网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人破防 永远缅怀袁爷爷:​“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永远地留在了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这一刻很多人都自发地感慨这位伟人的离世。“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永远地留在了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这一刻很多人都自发地感慨这位伟人的离世。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永远地留在了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这一刻很多人都自发地感慨这位伟人的离世。

有网友感慨没想到已经过去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才确立了袁老的下葬归属,对于他的缅怀是每个感恩之人的思绪。

他让我们明白了粮食的重要。

124fawfeawer

袁院士离世降临半年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都致力于“禾下乘凉梦”,在老人家的最后一刻没有留下遗言,仅仅是对杂交水稻的事业念念不忘着,那一天是2021年5月22日,他在湖南长沙离世。

对于这位老爷爷的怀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停止过,很多人都不相信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11月15日,家属还是选择在湖南长沙的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举行。

在安放仪式上,礼宾车缓缓前进,众人捧蜡烛送行,在仪式上除了对老先生的深思怀念,更有近期来的研究成果分享,希望袁隆平院士能够听到这人间的吊念。

最终选择长沙这城市

只有挨饿过的人才知道粮食的宝贵,现在的年轻人只能够从影视中窥见当时的场景,在那个年代不说易子而食,温饱解决是一个社会问题。

1675afawef

据报道袁隆平的墓前围绕着稻穗装饰,

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着两碗米:

一碗白米,一碗粳米,只有他切实地为中国人民和国际上提供巨大的帮助,在碗上还写上一句:“愿天下人都能吃上饱饭”。

这些细节都简单又纯朴地表明了袁老的一生功绩,从今天起,长沙这座城市将承载他的梦想,成为这个城市光辉的回忆。

民以食为天,他的功绩不容忽视,在仪式上公布了近期杂交水稻的进展让人欣喜的是,这个梦想已经不远了。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1976年起,杂交水稻的成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为了实现“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宏大愿望,他又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不断向水稻要高产。

今年5月22日,这位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1岁。但他牵挂的杂交水稻事业仍在赓续向前,捷讯频传。

9月28日,四川省米易县,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三优2号” 实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作为中稻种植的超高产收成,平均亩产为1085.99公斤。

10月17日,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代杂交稻“三优1号”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36.1公斤,加上7月份此地测产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公斤,得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新纪录——双季稻周年亩产1603.9公斤。

10月26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双季稻测产结果为1586.86公斤,也实现了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创造了当地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

此外,耐盐碱水稻在广东江门淡咸水地种植,达到亩产501.2公斤/亩;今年还选育出了多个镉低积累水稻新材料,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

传奇始于大地,论文写在大地,更多的丰收将回馈大地。袁老,您放心,您的“禾下乘凉梦”,我们一定会让它成为现实。

 

本文标题: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人破防 永远缅怀袁爷爷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158028.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